中文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

发布时间: 2024-05-21 22:41:48 |   作者: 进口业务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昨天(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全力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加强重点物资统一调度,提高通关效率,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

  医疗物资和防护用品保质保量供应,是打赢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依照国家发改委初步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达到1480.6万只,比前一天环比增长3.1%,产能利用率已达到67%。总体看,口罩产量呈现持续上升势头,尤其是防治一线口罩增速更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在发布会上说,已经要求各地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增产扩能,保障相关物资供给。郝福庆表示:“抓紧复工,提高产能,增加供应。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再次强调,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规定标准,公司能够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郝福庆同时还呼吁公众,按照功能和需求使用口罩,避免口罩浪费,让医用N95口罩重点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需要,不挤占宝贵的医用资源。

  目前湖北确诊的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保障湖北医疗物资的充足供应显得很重要。工信部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国内生产的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21.9万件、护目镜23.3万个。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根据湖北武汉疫情防控的需求,已经对医用防护服、医用护目镜及相关药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曹学军表示:“向部分重点医用物资生产企业派驻了特派员、工作组,对重点物资的生产、复工、发运情况做督导协调,建立了从生产、发运到收货的闭环,使生产发运全过程实现可控、可追踪,及时到达武汉,到达之后,交给武汉物资保障平台,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发放。”

  除了扩大产能,有关部门也在抓紧通过进口渠道补充物资缺口。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今年1月24日以来,海关总署共验放疫情防控物资17.1万批次,3.77亿件,其中包含口罩3.28亿只、防护服385.4万件等。

  海关总署综合司司长金海说,海关总署已经在全国各通关现场设立了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物资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金海表示:“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对于专门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等,通过各类方式进口的,以及旅客携带和通过邮寄快递方式进境的疫情物资做到即到即提,确保通关零延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昨天(5日)举行,介绍医疗物资保障的生产、调度、进口等相关工作最新进展,解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大陆捐助的首批1264盒亲水性抗菌敷料,经过连夜通关作业,7月8日运抵台湾红十字组织台北本部,进行分发,并第一时间送往北中南13家大型医疗院所,供八仙尘爆事故伤者使用。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三部门相关负责人昨天(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全力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加强重点物资统一调度,提高通关效率,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