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的好坏,清晰度决定了一切,所以如何把照片拍清晰,是每个拍摄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不过,很多初学者在前期拍摄时往往忽视了如何调整相机的清晰度,使得最终的画面效果不如预期。事实上,相机清晰度不仅取决于镜头,还受到曝光、对焦和稳定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在拍摄时调整相机的清晰度。
摄影里的清晰度一般指的是照片中主体的细节是否清楚,具体表现为画面中的边缘锐利、细节清晰、对比度适中等。像在清晰的风光摄影中,远处的山脉和近处的草地应当同样清晰可见,并呈现出清晰的纹理。拍摄中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相机的硬件设置,如镜头、光圈、焦段等;二是拍摄技巧,包括对焦、快门速度、ISO的调整等。清晰的画面通常具备锐利的边缘,清晰的细节,鲜明的色彩。
那影响相机清晰度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来看看曝光三要素,先来看光圈,它是影响清晰度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在拍摄时,合适的光圈能保证所拍画面的清晰。大光圈(如f/2.8或f/4)适用于需要虚化背景的题材,比如人像拍摄;而小光圈(如f/8、f/11)则适合拍摄风光,能保证从前景到背景的所有细节都清晰。所以最终选择合适的光圈,是能保证照片清晰度的。接下来看快门,它能控制光在相机内的停留时间。如果快门速度过慢,在拍摄时即使相机轻微抖动也会让照片模糊。因此为了拍出清晰的照片,快门速度不能太低。特别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像拍体育赛事,快门速度应至少达到1/500秒以上;而拍摄静物或风光时,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譬如1/60秒。过低的快门速度可以使用三脚架来稳定拍摄,也能保证画面的清晰。
ISO对画面的影响主要是画面噪点的问题,ISO数值越高画面噪点越多,所以在拍摄时,为了保持画面的清晰度,尽量使用低一些的ISO;即使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也不要将ISO设置得过高。若无法避免使用高ISO,需要使用PS这些后期软件来降噪。
说了曝光三要素对相机清晰度的影响,再来看镜头焦段的影响。焦段越长,拍摄难度越高,越难拍出清晰的画面,所以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能用三脚架稳定拍摄的,一定要用三脚架稳定拍摄。以保证相机拍摄的清晰度,如只能手持拍摄,那快门速度一定不要低于所使焦段的倒数。比如用200mm焦段,那快门速度尽量不要低于1/200秒。相对来说,广角镜头由于焦段短。就能比较容易的拍出清晰的画面了。还有镜头要适配,一般情况下不要用半画幅相机使用全画幅镜头或者全画幅相机使用半画幅镜头,这样无法发挥出相机或镜头应有的性能,也会影响相机拍摄的清晰度的。
最后就是手持拍摄时要重视相机的防抖性能,一般快门速度的设置不低于所使用焦段的倒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机的防抖性能好,能大大提高相机拍摄的清晰度,除此以外,还要重视三脚架的使用,特别是初学者才开始学习摄影,用三脚架稳定拍摄,是能大大提高相机拍摄的清晰度。不过使用三脚架稳定拍摄时,要把镜头的防抖开关关闭,否则因为镜头防抖系统的运行,反而会影响本来已经很稳定的相机了。
综上所述,相机清晰度是影响画质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调整相机的各项设置,选择正真适合的镜头和焦段,注意拍摄环境的稳定性,就可以明显提高相机所拍照片的清晰度。拍摄过程中,避免过高ISO、选择合适光圈、快门速度,并在后期合理锐化,都能让画面保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