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 2023 年的新论文指出,其研发的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 1000 勒克斯日光灯的强度下,电能转化效率已经可达到 38%,创下新纪录。
作为参考,我们在晴天的室内的光照度约为 100-1000 勒克斯,阴天室外也有 50-500 勒克斯,而阴天室内则只有 5-50 勒克斯。
早在 2020 年,她的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就已能在 1000 勒克斯环境光强度下把转化率做到 34%,200 勒克斯的日光灯下也能做到 31.4%。
在阿迪达斯耳机背后的瑞典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Exeger 虽然没用上 Freitag 教授的创纪录新技术,但至少已有较成熟的商业化方式。
Exeger 的 Powerfoyle 电池灵活轻量,能打印成不一样的形状、尺寸和质感。
在阿迪达斯耳机上,我们就能看到电池被做成了一种更具运动动感的质感,打破了传统「太阳能版块」的刻板印象,更能配合产品设计美学。
据介绍,电池续航最多长达 80 小时,确保用户在真的绝对没光照的环境下也不怕没电,有点像「给自己的无人驾驶配了人类驾驶员」。
据 YouTube 频道「ShortCircuit」博主体验,这款耳机被动充电虽然看起来很慢,但整体使用下来由于被动充电一直在进行,反倒没法完全「放电」:
但一当室内有阳光照进来,但我又没在用时,它们就开始被动充电。虽然有持续在体验尝试,但到了周末,它的电量大概去到 58%、60% 那样。
如果说阿迪达斯在 2022 年推出的这款产品更像是「一次性」的尝新,那斯德哥尔摩公司 Urbanista 则在和 Exeger 公司的合作上走得更深。
Urbanista 于 2021 年首次和 Exeger 合作推出太阳能充电头戴耳机 Los Angeles,整体技术和阿迪达斯的差不多,但外形设计上更低调。
据《连线》报道,最开始 Exeger 是和 JBL 合作做耳机的。然而遇上疫情,异地合作艰难,最后产品落空,Exeger 反倒是在同一城市的 Exeger 开启了合作,做了好些产品。
现在,Urbanista 不仅已经就 Los Angeles 耳机推出第二产品,同时还将太阳能充电产品扩展到真无线蓝牙耳机 Phoenix 和便携蓝牙音箱 Malibu。
同样是做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mbient Photonics 这次的新技术优点是能同时利用电池的两面来捕捉室内光照 —— 正面可按平常效率正常运行,背面的效率则为正面一半。
Google 将于今年推出首款搭载这个技术的产品。虽然 Google 未公布是什么产品,但人们都不禁猜测应该是智能家居产品。
虽然这套「程序」能大幅度减少充电对我生活的干扰,但还是要求我的主动规划和执行。
因此,当我有时想表达「我需要好好休息,恢复身体」,却说出了「我要充一下电」时,还会默默伤心一秒 —— 原来休息也是一件需要「努力、刻意安排」才能做到事情,就跟安排设备充电一样。
为了解决电动车续航问题,瑞典交通局去年就宣布要建造全球首条能给电动车边开边充电的马路。
理想情况下,这条马路将采用感应系统,在道路上安装能充电到电池底部的电磁线圈,让马路变成巨大的「无线 年落成。
也许你还记得,2021 年 1 月,小米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 —— 一套由 144 根天线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将能量通过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手机以微型信标天线接收,可实现数米半径内 5 瓦远距离充电。
相比之下,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倒是用设计交互的方式减少了一些「主动充电」的麻烦。
也许,就和耳机充电盒一样,一个「不必烦恼充电的未来」要求我们从每个方面去对产品做优化,而非只盼想着一步到位的充电技术突破。
譬如,之前提到的 Urbanista 的产品总监就认为,想把新太阳能技术「物尽其用」,产品设计上也应尽可能地提升效率。
在无线耳机 Phoenix 设计上,团队就比平常的真无线耳机更重视减少充电盒上太阳能板和耳机传输间的能量损失,同时也给同样已经来到第二代的 Phoenix 耳机换上了更节能的蓝牙芯片。
Exeger 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挪威公司 ONiO 则专注于做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可从 800/900/1800 和 1900 / 2400MHz 频段获取能量,可以免除搭载电池或其它储能支持。
正如 ONiO 和 Exeger 在合作打造物联网家居产品,这个品类被寄望成为最早摆脱充电烦恼的电子产品。
这类设备本身相对低能耗,同时又需要长时间运行,再结合 DSSC 转化室内光源的优势,的确很合适入手。
也许,不用你烦恼充电问题的智能门铃听来好像没那么着迷,但如果想到不用被「突袭无电」的无线键盘和得翻过身才能充电的 Magic Mouse,感觉是不是更好了?
WSJ 科技记者 Christopher Mims 则指出,这些技术最大潜力在于,它可能会让我们从前完全不考虑智能化甚至是使用的产品(因为替换电池或连电线太麻烦)体验变得完全不同。
Mims 例举,过去你想在家装个新开关,可能得找电工上门,因为要破墙和走线。但如果这个开关是支持 DSSC 的,无线的它就可以直接和智能电灯连接,贴上墙壁就能用。
也许给智能手机这个「电力怪兽」隔空充电还很遥远,但我们也不应小看「随贴随用」开关的威力。
结合不同各行业和场景下搭配和设计交互的可能性,一个小开关能改变的,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