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生产资料,也是消费资料的重要原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金属生产和消费市场始终被国外金属行业巨头看好,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抢滩中国市场,共赢局面日渐形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金属行业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不仅兴建了一大批金属冶炼和加工公司,还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筑设计企业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单位,逐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体系完整的行业。
目前,我国共有18项铜冶炼工程正在建设或在计划中,其中11项正在建设中的工程总产能达到115万吨,另外7项总产能在90万吨的工程正在计划中。另外我国目前还在建设190万吨铅产能以及290万吨锌产能。
近两年我们国家金属行业取得的成绩喜人。2006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50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其中出口250亿美元,同比增长51.5%;进口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01%。以有色金属为例,铜产量310万吨、电解铝950万吨、铅310万吨、锌310万吨,此外铜材达520万吨、铝材达860万吨。我国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为1917.01万吨,比2005年增长17.48%,连续5年居世界**位。
外资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以小看。据统计,2006年我们国家金属行业重大外资项目18个,其中外商独资项目5个。重要项目投资总额22.68亿美元,占该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2.22%。共有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对中国的金属行业进行了投资。截至2006年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354个,同比增长24.65%。其中,独资项目189个,合计外方出资额占该行业外方出资总额的69.58%,大型项目56个。新增项目合同外资金额19.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2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2007年,我们国家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有色金属矿山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提高显著,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比2006年增长54%,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
外资金属企业为中国的行业发展推波助澜。根据统计,2007年全球金属行业勘探投资近106亿美元,国际16家主要的矿业公司在20042006年资本开支增速为57%,而大多数外资金属行业巨头将这个掘金之地选在了中国。毕竟,对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不仅意味着出色的生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外资进入中国金属行业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全球铝业巨子美铝就通过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现在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技术合作进入中国。自1993年以来,美铝公司在中国已投资了7亿多美元,并建立了17家运营单位。2001年12月,美国铝业公司认购了中国铝业8%的股份。作为认购的条件之一,中国铝业公司从现有体系中将广西分公司剥离,投入到双方合资设立的平果铝业公司中,美国铝业公司出资5亿美元投资合资公司,拥有50%的股权。同时,美铝还对在铝冶炼成本中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用电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兴趣,在金属镁方面的调研也正同步进行。
2000年英国比利顿公司与我国**大的铅锌矿兰坪铅锌矿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商定利用比利顿公司的关键技术工艺和生物冶金专利,合资兴建一座年产达20万吨锌锭的采、选、冶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
全球第二大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也不甘落后,2003年与宁夏青铜峡铝厂达成合作意向,参股50%合资运营年产13万吨的电解铝,并将继续投资扩建15万吨/年生产能力。经过扩张之后,合资企业的总产能将达到28万吨/年。
2003年3月上旬,亚洲铝业与日本住友达成合作意向,在中国内地组建联营公司,总投资20亿港元。计划从美国收购二手设备,中国内地购并工厂,生产铝合金模具。从20012003年两年间,亚洲铝厂已经把广亚、新亚、泛亚、中亚等厂“收编”到自己的阵营之中,预计亚铝的铝材产量2003年将增加到20万吨。
短短几年工夫,散布在全国各个地方的铝型材加工厂几乎都成了境外巨头收购的目标。全球**大的铝业公司美国铝业已经持有渤海铝材厂35%股权,并且收购了目前国内第二大铝型材加工公司兴发铝材7%的股份,随后又投入2亿美元扩建渤海铝材厂。
此外,法国普基、挪威海得鲁、澳铝等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工厂,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调研和占有的步伐。一时间,中国金属市场呈现出了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繁荣姿态。
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快速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有关部门下发电解铝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高了这一行业在环保、土地、能耗、规模等方面准入门槛;降低甚至取消了大部分金属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11月1日开始,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铜、镍、电解铝等11项有色金属初级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予以调整,税率暂定为15%;12月30日,《2007年关税实施方案》通过批准,其中,铜废碎料的关税将从1.5%下调至零。在此新税政策中,涉及铜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关税调整最重要的包含: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从2%调整至零;铜废碎料从1.5%下调至零;铝铜板及印刷线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颁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取消包括部分非合金铝条、杆、型材、柱形实心体铝合金、其他铝合金制条、杆、铝丝等8个商品在内的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调低包括镍、铅、锌、锡等在内的50多种初级金属加工品出口退税率至5%。
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上**大的矿产进口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必将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再者,我国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行不成较大的合力和竞争力。于是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与全球制造商云集加剧了行业市场竞争的两难矛盾。对此,以民族自主产业为重的中国金属工业已别无选择,加快整和重组国内各行各业的资源合一以应对国外资本跨国集团的整体优势,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研究制定中国金属行业在世界格局里的战略思路与布局是其必然选择,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中国金属行业在世界格局里的求发展、求腾飞道路虽然坎坷不平,但只要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定会把自身一些劣势变成未来发展的优势。中国金属行业必将攀登到一座让世人仰慕的新高峰。
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简称JFE)是世界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之一、世界上第二大钢铁集团,亦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生产小轿车外板的企业,多项技术代表世界钢铁行业的**高水平。而煤焦油作为钢铁冶炼厂的副产品,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沥青、塑料、橡胶、医药、染料、冶金辅料、化工原料等领域。经营范围:半导体、钢铁、建筑业、城市建设、回收、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目前,JFE公司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地都建有合资公司,旨在加速其全球化经营。
在中国,JFE瞄准中国汽车钢板缺口,与中国钢铁公司的合作也十分紧密。2003年9月,JFE钢铁公司与广州钢铁集团就设立合资企业达成初步协议,并于2003年10月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总投资200亿日元,JFE钢铁持有51%的股份、中方占49%。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成立于1968年,为全球**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用户提供2600多万吨钢铁产品。POSCO分别在韩国浦项市和光阳市设有完善的厂房,生产各种先进的钢铁产品,包括热轧钢卷、钢板、钢条、冷轧钢板、电导钢片和不锈钢产品等,被美国MorganStanley投资银行评定为“全球**具竞争力的钢铁制造商”。POSCO凭借其在急剧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的技术竞争优势,锐意成为21世纪的全球**钢铁制造商。
浦项制铁公司在国内有13个子公司,在中国、泰国、越南、缅甸、美国、委内瑞拉、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9个国家设有34个钢铁厂、原料加工厂、销售公司等。从1995年开始在中国的投资事业,通过人员的雇用、钢铁技术的传授等,对加强韩中友谊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5亿美元。
美铝公司是世界**的电解铝、铝加工产品和氧化铝生产商,公司服务于航空航天、汽车、包装、建筑、商业运输及工业市场,为客户提供设计、工艺、制造和其他服务。
除了包括平轧产品、硬合金挤出件和锻件等铝产品和部件外,美铝公司也营销美铝轮毂、紧固系统、精密熔模铸件、结构与建筑系统。美铝在44个国家拥有10.7万名员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被评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美铝通过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现在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技术合作进入中国。自1993年以来,美铝已在中国铝工业累计投资超过7亿美元,美铝在中国有17家运营单位。美铝在北京、上海、秦皇岛、昆山、杭州和香港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和生产厂,产品主要包括铝箔、板带、紧固件、汽车部件、建筑产品和塑料密封件。美铝中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成员。
加拿大铝业集团是一家跨国集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并在铝业和特种包装业居世界**地位。在原铝、铝制品、软包装和特种包装、航天应用、铝土采掘和氧化铝加工方面拥有世界级的生产设备。加拿大铝业集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原铝生产者,在软包装和药物、化妆品包装领域居于世界**位,烟草包装领域居于第二位,加拿大铝业集团还是全球**大的金属贸易商之一。加拿大铝业集团(Alcan)是全球第二大铝业集团,加铝在全球61个国家运作,全球共有300多家分支机构。
上海加铝复合板有限公司是由加铝复合产品业务单元投资的在华企业,亦是加拿大ALCAN集团成员之一,成立于1997年,总投资2000万美元,是ALUCOBOND(阿鲁克邦)和DIBOND铝复合板系列产品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基地。
上海加铝复合板有限公司除了ALUCOBOND以及DIBOND的生产之外,还负责德国工厂生产的ALUCORE铝蜂窝板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管理、应用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海德鲁公司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全球第三大铝制品供应商,总部位于挪威。2007年排名第212位,铝制品和能源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海德鲁公司产品种类齐全,遍及世界各地。公司的商业本能促使海德鲁通过创新以及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不断创造价值。公司不仅拥有汽车、包装和建筑领域的客户,同时还为使汽车更轻便安全开发生产配套产品以及建造更高品质的房屋和工厂。
海德鲁铝业(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是海德鲁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全资子公司,**期投资总额为3600万美元。公司主要生产高性能铝制品和材料,如汽车工业用的精密铝管、多孔管及高效能散热器。海德鲁苏州新工厂的建立,显示了海德鲁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此外,海德鲁也在中国西安拥有一家全资镁合金生产厂,同时公司还拥有苏州华苏塑料有限公司31.8%的股份。
米塔尔钢铁公司是世界**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的LNM控股集团和伊斯帕特钢铁集团在2004年10月完成合并后重新命名的。2004年末合并美国国际钢铁公司后产能达60007000万吨,居世界**位,实现收入220亿美元。董事长米塔尔一跃变成全球财富**多人士之一。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米塔尔以25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第三位。
在全球版图上,中国已经成为米塔尔的优先战略要地,米塔尔以逾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股份,与华菱集团共同成为公司**大股东。这一交易是目前外资购并A股公司股权交易额**大的一宗股权并购案。米塔尔在签字仪式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成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国家,米塔尔钢铁公司是全球化的跨国企业,收购华菱管线股权,将成为米塔尔进入全球发展**迅速的中国钢铁市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