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金属新材料的创新慢慢的变成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12月6日,江门市科技局与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携手举办了“成果转化进司前”——江门市“邑科汇”科技成果对接会(第8期)暨粤港金属新材料成果对接会,标志着江港科学技术合作再上新台阶。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竞争的加剧,金属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江门市作为珠江西岸的重要工业基地,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此次对接会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20多名代表参与,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展示与产业应用精准对接,彰显了江门在金属新材料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创新实力。
在会议中,共征集和展示了50多项金属新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其中涵盖了新型聚脲基金属防腐涂料、金属抗菌涂层以及泡沫铝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通过专家的路演和科技成果推介,参与企业纷纷与专家展开深入的探讨,为后续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这次活动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加强粤港两地合作的重要契机。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的沈文龙表示,本次会议进一步巩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尤其是针对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探讨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化合作。他希望能够通过此种对接方式,鼓励科技公司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发挥香港在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江门市金属新材料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在金属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根据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全市金属制作的产品产业链工业产值达到626.72亿元,同比增长12.3%。江门不乏一批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上市公司,产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合作需求不可小觑。
在过去的几年里,江门市科技局与香港纳米院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围绕生物降解塑料环保新技术、纳米新材料技术等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发技术与应用调研。企业的合作意愿愈加强烈,这不仅为金属新材料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邑科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的深入开展,江门市科技局以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为引导,逐渐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与行动计划。这些切实措施为破解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制约的核心问题提供了保障,使得科技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截至目前,江门市已成功举办7场对接会,推介科技成果608项,推动意向对接项目115项,已经落地61个项目。此外,35家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江门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上的坚定决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
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今天,金属新材料的创新势在必行。江门市在加强粤港科学技术合作、推动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两地企业和科研机构要进一步加深互信,携手共进,让科技成果得以更快落地转化,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联动。
这不仅是促进江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粤港大湾区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具有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科技成果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让金属新材料产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