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力资源部,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新冠病毒所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自 2020 年以来,始终未曾远离我们的视野。在疫情反复滋生蔓延的过程中,大型公立医院一直是抗击疫情的主要阵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保障医院抗击疫情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装备种类庞杂、数量众多,如何高效、系统地实现对抗疫物资的采购、储备、分配、使用,对医院能否顺利完成抗击疫情任务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本文通过针对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抗击西安新冠疫情的管理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得出大型医疗机构对抗击疫情物资的理论性依据,为未来国内医院抗击疫情的物资管理做出必要的理论支撑和路径指引。
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控制疫情、抗击疫情,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医疗系统的第一个任务。在抗击 疫情的过程中,大型医院始终是主要阵地,既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就医和问诊的实际要,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不能解决的诊疗病例;又要针对不时爆发的疫情,成立援助医疗队,奔赴不同的抗疫战场。故此,抗击疫情的艰巨任务对医院应急物资管理提出了挑战。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排头兵、老百姓心中的最后依托,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能打折扣,全力以赴,这是党和政府,也是广大老百姓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期望,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大型医院工作必须面对的实际局面。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以说明物资装备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物资保证始终是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抗击疫情时一个负责的系统工作,需要临时医疗设施的构建、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投放、药品的准备和支持、防护设施的准备、人员生活物资的储配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工作虽然细碎,但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会引起影响整体的抗疫工作,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由此看见,要顺利安全完成抗击疫情的任务,必须要重视抗击疫情的物资管理工作。应急物资管理是抗击疫情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割裂开来,需要系统地研判和分析,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手段。
针对抗击新冠疫情所涉及的应急物资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它涉及医疗基础设施、大型医疗设施、消耗类医疗器械、药品试剂、防护服装和器具、各类生活用品、食物和饮水等等。这些物资在日常管理中,归属于不同的组织管理部门,适用于不同的管理制度,由不同的供应商来实施供给。但在突发疫情的环境下,这些物质都需要在统筹治理下,实现一体化的供给、分配、储运,这就给应急物资的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理顺管理思路,完成体系构建,实现不同种属、不同类别的物质集中管控和配置是考验医院管理部门的一道现实难题。
有学者提出:应急物资的调度是突发事件中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度量度。处理的好,影响就会降低,反之,则很可能会产生更多次生灾害。应急物资供应应该类似于计划经济状态,表现在其集中性,甚至强制性,充分使用行政职能予以保障,是一个严格遵循专业指导和行政护佑下的快速响应供应链,而不是自发的供应链状态。在灾情疫情中,供应链会出现物流通道变窄现象,所以一定要提高物流通道的有效性。同时,做好应急情况下物资供应链的稳定。在实际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实际的需求下移,而决策在上,而在物质的采购和调配的过程中,要做好中间层的衔接,收集和整合完整的信息,安排好物资的调配,让专业技术人员考虑怎么调配。医院必须了解到找哪些专家来帮助医院,这就要求平时就搭建好合作平台,应急时通过业已建立的沟通渠道就能迅速的调动专业的物流渠道和其他资源。我们大家都认为在整体考虑医院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应急物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透明、竞争、有保障性的物质供应链,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的各类物资。建立协议清单制度,实现多个供应商的同时对接,确保物质的及时获取。
其次,实施高效、合理的分配机制,保证物资在医院内部分配的合理性。物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群,轻重缓急如何区分,分配先后顺序和数量都成为需要仔细考虑的要素。在物资的内部分配过程中,既要考虑针对任务的保障性,又要考虑现实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物资分配不留争议,不产生矛盾,形成团结的局面,合力应对疫情。
第三,充分的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物流系统和物资追溯识别系统。充分的利用云端技术和 5g 通讯平台,建立高效的内部物流体系,减少物资的滞留时间,保证第一时间送达。同时,建立数据标签系统,做到应急物资的随时查询和轨迹追溯,保证物资的责任到人和信息可追溯。实现物资配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性,同时有效保障物资质量不打折扣。
2020年1月,西安 COVID-19 疫情再次呈现爆发趋势,西安疫情发生以来,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不到 24 小时集结完毕首批 64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医疗队,进驻西安市胸科医院接管重症病区。2020年12月30日,在西安疫情防控形势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医院再次组建建院以来最大的医疗队(426 人),整建制接管新冠肺炎集中收治点西安市胸科医院。为保障医院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抗疫工作顺利、生活安全,物资保障部门切实秉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务必做到物资准备精准、快速、足额、统一。
西安新冠疫情在此爆发,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格外的重视,及时召开会议,成立抗击新冠疫情物资调配设立物资调配办公室,保证应急物资及时到位和精准投放,确保一线人员第一时间配备应有物资顺利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应急物资调配办公室由人力资源部、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招标采供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总务部等部门组成,人力资源部牵头统筹。通过多个重点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应急物资的合理有效调配,减少管理阻力和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物资调配办公室建立透明、具体的职责体系和组织构建,设置组长:1人,副组长:1人,工作人员:2-3人。实施组长整体负责制,组长具体职责是:总体调控物资储备需求;负责相关物资需求信息的接收、分拣、安排;协调相关部门调集物资;副组长具体职责是:协助组长落实物资需求信息的接收、分拣、安排;协调相关部门调集物资;工作人员实施物资管理工作,具体执行物资需求调配、接收、派送、登记等具体工作;及时反馈物资储备详细情况。
应急物资的有效供给是建立在合理的配送、储运基础上的,合理的内部物流平台和体系的构建是保证应急物资及时到位的前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物流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面对突发的疫情时,更多的需要临时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西安交大附属第一医院在物资配送、储运中,逐步探索优化工作流程:物资调配工作小组接收到前线物资保障组需求信息后,分拣信息并转发有关部门,备注清楚所需物资的规格要求、时限规定及物资集合地点等信息;同时,接收有关部门反馈的不当分拣信息,再次核实分拣。相应部门接收到物资需求清单后,审核并安排准备;对于紧缺或无法备齐的物资标注清楚及时反馈调配办公室;物资调配办公室对紧缺或不匹配的物资做沟通、协调后,发出物资备用清单信息给相应部门;筹备反馈后再次分拣给本部门的物资。备齐物资,物资调配办公室负责检验查收并统一管理或指定管理。不符要求物资,再次返回相应部门筹备,再次验收。物资调配办公室 指派专用车辆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对物资进行运送,第一时间交付前线物资管理组。同时,物资调配办公室应建立物资日台账,并保留物资清单。通过这套系统的有效运行,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基本实现了应急物资的及时发放和储运,保证了一线抗击疫情工作人员的物资需求,拥有非常良好的可操作性。
首先,针对物资发放对象,建立完备的人员信息系统,实现精准的点对点物资配送。这个系统应该包括第一线抗击疫情人员的详情信息,如:人数、科室、姓名、性别、民族、专业技能等状态信息;特殊群体的物资配备要求与禁忌等。
物资种类于目录要详尽准确(医疗物资、消毒物资、生活物资分别列出具体明晰);生活设施安排与车辆通勤要精准,房间数量、床位、车辆数量、司机姓名建立完善的标识体系,能做到集中调配,随时查询等。
快速:时间就是生命,各有关部门设立专人负责,并建立联络对接机制。同时,后方物资调配小组直接对接前线物资接收保障组,确保物资第一时间到达一线。足额:物资准备的原则“穷家富路”(物资配备根据前线的实际距离与现实情况而定),确保一线人员物资装备足够使用。统一:信息发布或者物资需求信息应该统一出口、禁忌信息多出口,以防物质配备混乱且浪费。
抗击疫情的工作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通常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每天工作任务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差别和走向。先期对抗击疫情工作的趋势研判可能存在偏差,需要调整,而由此引起的应急物资的供给势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而在整个体系中,一线医护人员和保障人员是最清楚物资需求的人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物资需求信息传递渠道,及时获知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后续需求,对物资供给做出必要调整,方可更好地服务于抗击疫情。需要非常指出的是,舆情管理也是在抗击疫情新阶段的一项必须要面对的工作领域。面对压力,人的不良情绪会呈现积攒到宣泄的必然过程,如果出现不满情绪的点燃,就会呈现爆发态势,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舆论反响。所以,在应急物资的管理中,还必须要格外注意关注人群的舆论状态,及时化解针对物资管理的不满情绪,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避免由于物资管理的纰漏引起的舆情爆发,给整体的抗击疫情工作带来阻力。在这个层面上,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出了如下管理尝试:为医院人力资源精准调配和疫情防控举措提供了一手的精准数据支持。10个信息收集小组各自分管10个科室,通过充分的利用问卷星、企业微信、腾讯文档等智能信息收集工具,便捷高效地收集我院工作人员的人员状态信息(在岗、隔离、院外可上岗等)、每日核算检验测试、健康码以及健康监测情况等信息。每个科室均设立科室联络员,督促检查科室人员填报每日状态信息,由党支部书记和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确保科室所有人员均及时准确填报状态信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变化,中高风险地区和确定诊出的病例逐日增多。除统计全员每日个人状态信息外,紧急统计医院工作人员居住地所在的区县和街道,以及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触史,包括交大一附院附属幼儿园、交大二附小和交大附中初中部的在校生学生家长信息,掌握隔离人员核酸检验测试情况,准确把控解除隔离时间,有序返岗工作。针对可以返岗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院方及时做好统计与物资配送管理保障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以最佳的精神情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1]王隽,王沅,金曾汉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J].现代医院,2021(06):88-89.
[2]邓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实践[J]. 现代医院,2021(06):105-107.
[3]刘紫微,梁冰,徐军.医院如何在疫情中充分的发挥党建阵地核心作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40-42.
[4] 程维国,邹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立医院应急物资的保障对策[J].医疗装备,2021(09):10-12.
[5]何可,杨声辉,马丽卿等.党建引领在公立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09):73-75.
[6]周丽芳,李兵,周丽华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公立医院决策机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运行和启示以柳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J]. 现代医院,2021(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