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台胞同行 “融”建城市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 2024-04-03 14:22:48 |   作者: www.爱游戏

  创造美好生活,共建美好家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莞台交流合作有着悠久传统和深厚土壤。

  多年来,台胞台商与城相融、在莞生活,深度参与东莞城市建设,大家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公益慈善、投身社工服务,为“第二故乡”献出真心、爱心。

  在来莞工作生活的台胞眼中,东莞是一座友爱温暖的城市,适合拼事业,也能安居;东莞更是一座有“台湾味”的城市,一顿地道的台湾美食就足以令人排解乡愁,流连忘返。

  为了让台商台胞能在东莞安居乐业,东莞也大力提升各项行政服务的品质,不仅大力打造台商子弟学校、台商大厦、台心医院等地标,而且着力营造关心关爱台胞的软环境,促彼此相融、携手同行,共建更美好的东莞。

  2023年是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0周年。7月、8月,东莞台商协会联合台心医院,在台商大厦、东城徐福记、南城天安数码城举办了三场爱心义诊公益活动,为周边居民带来福利。

  像这样的公益善举,对东莞台商台胞来说已是寻常。今年2月开始,由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指导、东莞台商协会发起的“血脉缘、两岸情、万人献血、浆救万人”活动在33个镇街(园区)陆续开展。启动至今,超4000名爱心人士参与献血达1.3吨。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从今年开始,东莞台商协会将于每年3至6月动员33个分会、台商、台青及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血脉缘、两岸情、万人献血、浆救万人”活动。

  “东莞台协分会很早就开始了定期献血活动,最久的已有19年历史。献血1万袋是目标,既体现了两岸同胞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也凸显了东莞台商关爱生命、回报社会的情怀。”市台商协会会长陈宏钦说,希望能汇集各界人士一起参与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多年来,东莞台商协会聚集了一群热心公益的台胞,成立了公益事业委员会,热情参加无偿献血、助学捐赠、帮扶困难户、探访敬老院、公益义卖、关爱孤独症儿童。

  据东莞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吴汉钟介绍,由厚街台商协会、厚街台商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益善义卖园游会是台商协会最大型的公益活动之一,今年正在筹备重启。

  “从2014年到2018年,慈善义卖园游会已连续举办了5届,第五届吸引了近200个摊位,有台湾特色小吃、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各种台商高品质的产品,募集了超过100万元善款,用在给帮扶学校的孩子们买书、文具,以及镇内社区帮助困难群众等公益活动上。”吴汉钟说。

  去年6月,东莞市儿童医院的长颈鹿广场上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现场,协会荣誉顾问企业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捐赠的6台负压救护车一字排开,东莞市儿童医院、谢岗医院、樟木头医院、石碣医院、石排医院、望牛墩医院共6家医院的院长接过巨大的钥匙牌获得捐赠。2012年至今,明门公司已连续12年不间断地向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及东莞对口援助、帮扶之地的卫生健康系统捐赠救护车及车载医疗设施总计79台。

  此外,在面对国内其他城市出现的天灾,东莞台商台胞同样热心驰援。2021年,河南洪涝灾害引起协会及在莞台企台胞的高度关注,广大台企、台商积极捐资赠物。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台企及台胞共为河南洪灾捐资、捐物达370多万元。

  除了公益事业外,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全世界肆虐之时,来莞工作生活的台商、台胞,也全力投入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2月,在防疫物资最为吃紧的时候,东莞台商协会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捐赠了10000件医用防护服、49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物资。同月,大朗镇台企东冠电子向市慈善会捐赠其生产的红外线万元,由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用于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3月9日,东莞台协虎门分会组织了20多名义工来到北栅社区广场核酸采样点,向北栅社区捐赠一批物资。义工们穿上蓝色隔离衣,参与秩序维持、指挥引导、咨询登记等工作,以极大的热情和爱心参与虎门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台湾同胞对虎门的深情厚谊。

  人与城市,共生共荣。三十多年来,在莞台胞台商也深度参与了东莞城市化的进程,他们集资兴建学校、写字楼、医院,在东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个层面发挥力量。

  2000年8月28日,在大陆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简称“东莞台校”)成立,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校办学层次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三年级,招收台籍学生,两岸均承认学历,高中毕业生可以在两岸申请升读大学。

  东莞台校的建设得到了东莞市的全力支持。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全力支持台校创建中华文化教育馆,引导学生认清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联系,并积极支持台校举办海峡两岸高等论坛、粤台论坛、两岸神农文化祭、炎帝陵祭祀等活动,促进两岸教育资源共享、文化交流融合。

  今年6月的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期待更多台湾乡亲来大陆寻根祭祖,并提及了今年6月3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组织上百名师生第16次到湖南省株洲市祭拜始祖炎帝神农氏,缅怀始祖功德、传承中华文明。

  东莞台校很注重在地教育。许经纶是台湾彰化人,他在学校初创时就来台校任职,担任历史老师教书育人,前些年退休后定居东莞。

  许经纶和记者说,2015年左右,东莞台校社区史迹踏查专业社群对学校所在地中堂潢涌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采风。在这次采风中,他们以具体的场所设计路线,创造真实、有意义和着迷的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走读中学习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认识脚下的土地。

  通过走读宗祠、门楼、书院,以及廊宇石雕、先贤祖辈,学生们对东莞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采风知识点还汇编成一份“大地图”,图文并茂地记录潢涌村的历史文化。

  今年,许经纶受台校邀请,回校教授高中学生“专题制作”课程。“之前我们让学生们做专题研究,有不少学生对东莞的非遗充满兴趣,如龙舟、莞草等,足见中华文化的魅力。”他说,之前指导学生写作的关于莞草与苗栗县苑里镇生产的“蔺草”的编织艺术对比研究小论文,还在台湾当地获奖了。

  据介绍,办学至今该校累计就读台籍学生已超过1万名,自2007年获得以台湾学力测验成绩免试推荐进入大陆高等院校的资格以来,截至2022年,先后有633名学生被录取,其中清华大学3人、北京大学2人。2023年共有157人被113所大陆大学录取,其中不乏985、211院校。

  东莞台校的创立,既消除了台商在大陆创业、难以照顾家庭的困难,也优化了东莞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加多台商深耕发展,促进莞台两岸经贸文化交融,是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两岸教育交流的里程碑。而另一座里程碑,则是广东省首家三甲级台资医院——台心医院的启用。

  早在2001年,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首任会长张汉文便提出筹建东莞台心医院的想法,除了服务东莞台商,希望其担负起照护当地民众及企业员工的责任。经过十余年的筹备,台心医院于2014年6月启用,11月真正开始营业。

  医院开业以来,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通过市领导专题会、部门座谈会、多方协调会等方式,协助其解决医保衔接以及防疫物资匮乏等问题,夯实为台胞健康服务的根基。

  在东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台心医院目前已成为社保定点医院,并可协助台商办理健保核销手续、享受台湾健保服务。

  台商对东莞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而东莞也为台商更好融入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促进与台胞心灵契合,彼此之间“双向奔赴”。

  近年来,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惠台政策,建立完善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议机制,广泛了解台商实际困难,解决治安、收费、海关、税务、环保、检验检疫等各类问题。

  同时,东莞积极维护台胞合法权益,摸索总结出“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元协调”调处模式,推动成立“东莞市涉外律师服务团”,组织45名律师组团为台胞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在呵护人文诉求方面,东莞推动成立市台联俪雅会,共同开展“情牵两岸、爱在俪雅”“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活动,情牵台胞台属,服务两岸伉俪。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时候,东莞更是急台商之所急,全力满足台商台胞所需。

  在疫情初期,莞台交通未能全线恢复,东莞台协向东莞台港澳事务局及东莞市委、市政府反映台商台胞返莞的问题,并受到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帮助台胞有序返莞复工复产复学,东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深切关怀广大台商企业,搜集台胞诉求、形成专项工作方案,深入调研企业返莞工作生活实际的需求,在省市领导及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指导下,成立台商返莞工作生活专案小组,多部门联合行动、共同推进,积极协助了1326名台胞安全、有序健康返莞。

  从飞机调度、船班安排到车辆接驳,东莞都有周详的路线规划。在进行检疫检查、安排隔离检疫酒店、三餐饮食及送餐等方面,东莞全过程认真研究、多方协调、反复推演,让全程安全顺畅。

  疫情期间,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还牵头开展在莞台胞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会同市公安、卫健、镇街统战等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制定应急预案,扎实推进台胞疫苗接种工作,形成“常规接种+爱心专场”服务模式,效果显著。

  服务配套的日益完善,人文关怀的春风化雨,让东莞成为广大台商台胞安居乐业之所,王月英就是这里面一个受惠者。2007年底,她离开上海来到东莞,经营一家牛肉面店。

  走进这家店铺,台湾风情扑面而来,店里坐满了食客,餐柜里摆满了各式凉菜和小吃,墙上挂着字画,每个雅间都按照台湾的地名设置——“基隆”“高雄”“台北”……王月英将地道的台湾菜带来了东莞,也算是对台商思乡之情的慰藉。

  “不少在东莞的老朋友都抱怨无法吃到地道的台湾菜,都叫我来这里开店。在东莞这么多年,我也爱上这里舒服的四季以及热情务实的人文风情。”王月英说。

  小时候,王月英家里就是开餐饮店的,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她,子女也从台湾来到东莞,接手牛肉面店。王月英说:“我很支持孩子到东莞发展,他们如果喜欢的话,会继承我的店。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定居东莞,在这里生活很开心。有了儿子、女儿的帮忙,店里的年轻食客也慢慢变得多。”

  在东莞23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也让许经纶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退休后他最爱做的便是用影像记录东莞。他经常带着相机,骑上自行车,穿梭在东莞的大街小巷,用相机记录下岁月在东莞留下的痕迹。

  许经纶表示,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他非常热衷于记录那些不起眼的历史横切面,为东莞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发展影像。

  在他的社交账号里,发布了许多纪实摄影作品和视频,包括拍摄非遗文化、记录二十四节气的景色变化、观察东江及被滋养的生态……许经纶也在学习新的拍摄方式,包括航拍、延时摄影等,以多维度地记录东莞的城市发展变化。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如今,东莞正在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将以此为抓手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是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三十周年。协会三十年深耕东莞,见证了东莞的时代变迁,与东莞人民同心合力,在这片大地留下了深刻印记——台商子弟学校、台商大楼、台心医院、台博会……三十岁的台商协会,将如何扬帆新征程、激发新活力?为此,南方日报记者正常采访了东莞台商协会会长陈宏钦。

  陈宏钦:1993年10月29日,第一批来东莞开拓发展的台商,在东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的协助支持下,成立了东莞台商协会,创立宗旨为“团结、交流、服务、发展”。协会初成立时,台商会员仅360多家,截至2023年初,会员已有2600多家,分布在电子电器、五金塑胶、制鞋、家具、通信周边等行业。

  如今,协会已跨入第十三届。在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过去十二届九任历届会长与会务干部不懈努力,协会形成以总会为中心、七个服务协区、十四个功能委员会的组织架构,32个镇街及松山湖高新区各分会会务干部无私付出,竭诚为会员企业谋新发展、办实事,增进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带领会员企业扎根东莞、做大做强,不辜负“天下第一台协”的美誉。

  南方日报:台商扎根东莞发展多年,作为协会会长,能谈谈你的感受和对东莞的印象吗?

  陈宏钦:台商在东莞深耕发展,与东莞共荣共存。过去几年,风云变幻、实属不易,但我们协会仍然坚定在东莞扎根发展的信心,视东莞为全球制造运营中心、高端产品生产基地、供应链采购中心和大陆内销市场总部基地。

  衷心感谢东莞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有关领导,始终如一地支持台商在东莞的发展,真情实意地为台商解决各种困难。在2020年疫情严峻时,东莞市政府为协助台商复工复产,专门策划台商返莞项目,将1326名台商从香港机场接回东莞,成为疫情期间大陆首个也是唯一的案例,温暖了广大台商的心。三年以来,东莞市政府坚持精心主办了三届台博会,为台商开拓大陆内销市场搭建有效平台。东莞推进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为台商、台胞、台青在东莞长期发展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及台商、台胞、台青的共同打拼与推动下,我们台商协会将薪火相传、越来越好。

  陈宏钦:东莞台商协会将秉承优良传统、奋发前行,执行四大工作方向重点。一是深化落实转型升级,整合资源助力台商数字化转型,朝“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树立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标杆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协会今年已举办八场智慧制造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会员解读政策与解决方案。

  二是扩大产业发展委员会,助力台商产业集群发展,用好各级惠台政策措施,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引进人才与技术,建构产官学研合作。同时,助力台博会提质增效,增进台商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三是提升会务服务工作,建设总会及分会会务作业标准化及信息化,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协助会员企业了解政策,鼓励台商扎根东莞壮大发展,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措施。

  四是深耕东莞反馈社会,热心参与地方公益,反馈社会造福人群。积极培养台商接班菁英,推动台青就业创业,推动莞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加两岸人民往来,促进莞台融合发展。

  当前,东莞聚焦“科学技术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台商协会将引领台商高质量发展,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再造辉煌。